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清末枭雄 > 第两百一十九章 桃源大决战(二)

第两百一十九章 桃源大决战(二)(4 / 5)

较麻烦的事,因为他们就没把新军和旧军区分出来,而是混编在一起。

如果单纯说装备燧发枪、火炮的兵力数量,那么这些人应该是有上万人的!

毕竟没有这么多人的话,湘军也不能在湖南抵抗太平军的攻势了。

受到林哲的影响,受到余胜军的崛起,目前中国已经提前了大约十年进入纯火器时代,原来的时空里,中国要等李鸿章的淮军崛起后,才大规模的进入纯火器时代,这个时间度大概就是1860年到1864年左右。

而在淮军之前的湘军里虽然也有枪支和火炮,但是他们同样也极为依赖刀剑长枪等冷兵器部队。

现在的时空里,历史已经完全改变,在余胜军的影响下,清廷方面已经是开始大规模运用纯火器,同时使用的枪支也从火绳枪进步到了燧发枪。

至于说火帽击发滑膛枪嘛,火帽击发装置的技术水平对于清廷来说还是太难,手工作坊式的天津机器局以及湖南机器局连机器都没有多少,他们的生产无非就是把集中了大量工匠通过手工生产而已,根本无法量产底火,倒是枪管问题不大,铁匠手工打造也能弄出来。

而米尼步枪对于清廷而言就更加遥远了,米尼步枪除了需要火帽击发装置外,还需要给步枪拉膛线,制造米尼子弹。

而上述两者对于误差的要求是相当严格的,手工打造一两支还行,但是要想量产的话手工作坊根本不行,只有大规模应用机器设备后才能够大量生产。

米尼步枪也算得上是近代机器设备集中量产的一个典型了!

然而不管尽管清廷无法给手底下的各支练军装备米尼步枪,甚至都已经不能进口到击发滑膛枪装备新军,但是使用燧发枪的话,清廷的各支练军依旧比以往的绿营旧军大大提高。

只看他们在持续伤亡中依旧能够保持队形不乱,稳步上前就知道了,这些练军并不是以往的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