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的药品生产,大约是提高人均寿命最实在的方式了。
就一个国家而言,它能用于医药开销的资金总归是有限的,它能用来开发药品的人员设备,生产出来的药品,总有一个定数,再想要增加,就得挤占其他资源,比如教育、行政、交通、食品等等方面的开支。
这种时候,提高药品的生产标准,是最有性价比的行为。
吃三次就能发挥效果的药品,总比吃十次才发挥效果的药品靠谱吧。
杂质少一点的青霉素,起码注射的单位要准确些。
总而言之,仅仅是增强管理所带来的好处,就比得上几百几千万的仪器设备。
然而,道理大家都懂,做起来就难了。
比如说管理一项,对于现在的中国人就是一个难事,大家以前学的都是苏联,什么厂长负责制之类的,还是苏联的血泪教训带来的。
如今苏联基本凉了,西方管理手段,也不是想复制就能复制的。人家的工人是能辞退的,国内的工会虽然没用,编制却是有用。
工厂内胖根错节的关系是一回事,工厂外的市场也是乱七八糟。老外推崇的销售员在国内早就变了味,售后也显的很没意思,相反,外国人并不太关注的交通问题,却成了国内的大问题,以至于在一些行业里,得车皮者得天下,大家都奔着去讨好铁老大去了。
事实上,就算是忧虑也只属于强厂,弱鸡一点的工厂,连管理技术是什么都闹不明白。
一家镇属工厂的车间主任,如果他们有这个位置的话,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出过省,一辈子看的书不超过10本,这种时候,你跟他讲南方人不吃饺子,北方人在家不冻脚,内蒙古的羊肉不带皮吃,海里的大鱼一根骨,他肯定得是带着怀疑的表情。
对于这样的工厂,文学青年的想法大约都是教育和学习。
但对胡池等熟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