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重生之神级学霸 > 543.第543章 配套经费

543.第543章 配套经费(6 / 7)

是三点,第一是给政治待遇,所谓“千人计划学者”或者“长江学者”,那都是学术界的翘楚;第二是提供优厚待遇,解决房子和老婆工作都是基本的,户口车子办公室,乃至于工作时间等等,都是可以谈的;第三是研究条件,起始几百万元的研究经费和国家级的实验室,并不比国外的差太多。

起始经费不同于长期经费,如杨锐实验室,他的起始经费是18万元基建,钱没过手就消失了,留给他一间拾掇好的实验室算完,剩下的正经经费,北大也就先给了5万,剩下的慢慢给。

做研究的,五万要是全年经费,那最多就发表到JMC到头,顶级期刊是想都别想,副刊都难,所以,五万元经费是起始经费,这笔钱也是管的最松的,买点文具,带点出租车发票什么的,都能报销。

而在使用这笔钱的缓冲期,就是研究员申请经费的时间了。

负责管理经费的基金会,还有各级科委其实与银行很像,都是晴天送伞,雨天收伞的角色。

这些机构,看到研究员有5万元的起始经费,再给钱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这笔钱的价值和意义。

同样的条件下,有五万元经费的研究员,申请下来的经费,肯定要比只有5000元经费的研究员多。

这就好像一家资产5000万的公司,就是比资产500万的公司好贷款一样。

在基金会或者科委眼里,拨款给高经费的项目,风险自然也小,万一有找补,也有一个解释——你看,北大都给配套了五万经费,北大都被骗了!我们能怎么样!

这样的暗规则,自然是有漏洞的,比如学校提前配套几千一万元的资金,岂不是更容易拿到国家的经费。如果学校不把钱撤出,的确如此!

然而,经费是硬道理,不是谁想配就能配的,归根结底,还是得校内排名和竞争,所以,这样的规则就一直延续下来,直到杨锐读研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