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蔡教授咳嗽了一声,道:“我有个提议,请大家商议一下。”
“生物系的学生,就生物系自己决定好了。”
“校级实验室,我们生物系自己不好决定。”蔡教授笑呵呵的道:“以前就决定要给杨锐一个单独的独立实验室了,一直这么拖着,现在也应该兑现了才是。”
“校级实验室?有必要吗?”物理系向来耗费资源,对资源的争夺也相当积极。
蔡教授严肃的道:“有必要。杨锐的科研组现在挂在唐集中实验室下面,如果有人去了实验楼,就可以看到,老唐的实验室牌子下面,现在就有日本东京大学,以及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合作实验室的牌子,咱们学校的校级实验室的牌子,比东大和斯坦福大学的牌子还厉害?我觉得不至于吧。”
以前,蔡教授是不敢如此争取的,他就是在等杨锐的论文的反馈。
学界是一向如此的,上到诺贝尔奖,下到评职称,大家都有等证明的习惯。
即使是证明等来了,也不是人人都能得到奖赏的。
也就是杨锐发表了顶级期刊,才得到了额外的关注。
校长考虑片刻,道:“校级实验室要增加拨款吗?”
蔡教授道:“是,初步可以是一年18万元。”
20万太刺激,他给减了两万,这钱是每年都要给的基础款,所谓校级实验室,就是要学校出经费的。如果升格了,变成了省级实验室,省里要给更多的钱,但学校的钱一般也不会少;如果是部级实验室,哪个部委给挂的牌子,哪个部委再掏钱,若是到了国家级实验室,如唐集中现在申请的,中央每年的拨款就要过百万,而且逐年增加,学校的支持更不能少。
大学和科研就是这样一个吞金巨兽,而且永无停止,可以说,这是一个给多少钱都不够的行业。
校长不置可否的道:“今年的建设预算也没剩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