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论文的通讯作者,自然要把联系方式刊登在《CELL》上,对生物科学界来说,重量级的论文,也就等于是黄金广告位了。
杨锐不急不缓的拆信,回信。
这就像是后世的研究员要每天写电子邮件一样,看信和回信从来都是研究者工作的一部分。
这种工作方式,可以前推两三百年。高斯的许多著名发现与成果,甚至都是后世学者从他的信件里刨出来的。
同样在唐集中实验室里工作的助教和讲师都羡慕的看着杨锐用英文写信,这是大家争着抢着参加国际会议的原因之一,对学生来说,有一名外国笔友或许是很酷的事,对学者来说,有一名外国学者交流心得,那是实实在在的帮助与促进。
“咦。”拆开最后一封信,杨锐却是有些惊讶。
“有好事?”实验室里的头犬谭助教溜达了过来。
“《JMC》想让我看一篇论文。”杨锐没有回答好坏。
谭助教“咝”的一声,倒吸一口凉气:“是你发表了论文的《JMC》?”
“对的。”
“《JMC》邀请你做审稿人?”实验室里的二把手范讲师也被吸引了过来。
杨锐依旧点头,道:“他们也是同行评审的机制。”
杨锐以前就做过《生物化学系统生态》的审稿人,也很是审过几篇论文。不过,钾通道的科研竞赛开始以后,杨锐就没时间审稿了,接连拒绝了几篇。
当然,《JMC》这个级别的稿子,杨锐还没有审过。
尽管国外期刊对审稿人的要求不是很严格——毕竟是一件义务工作,且有两三个人同时进行,但是,他们对审稿人最起码的资格审查还是有的。
尤其是《JMC》这一级别的期刊,他们邀请审稿,本身就意味着一种资格认定。
如果只是在该期刊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