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唯我独裁 > 第513~514章 条约时代的海军竞赛

第513~514章 条约时代的海军竞赛(9 / 16)

知道火神密集阵的真正秘密,也就无从仿制了。

同样,在舰载电子设备方面,俾斯麦级战列舰只有姓能达到中华帝国在1920年标准的无线电系统和声纳系统,没有雷达系统。受资金所限,像大容量冰柜、空调、洗衣机等设备也装备不足,跟中华帝国海军的舰上生活标准相比,实在差得太多。

俾斯麦级战列舰同级共建造两艘,分别是俾斯麦号以普鲁士王国铁血宰相和德意志帝国总理奥托?冯?俾斯麦命名,提尔比茨号以德意志帝国海军元帅,人才德国海军之父的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命名。

就整体而言,俾斯麦级战列舰还是非常不错的,综合战斗能力在欧洲首屈一指,但防空火力还是太弱,没有中华帝国的火神密集阵系统,单靠防空高炮和高射机枪根本防不住速度超过500公里每小时的战斗机,这也成为俾斯麦级战列舰的最大弱点。

除了两艘俾斯麦级超级战列舰外,德国海军另外在1927年开工的四艘主力舰是格拉夫?施佩级战列巡洋舰。

虽然是战列巡洋舰,但是并非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那种装甲薄的战列巡洋舰,随着蒸汽轮机系统的进步,大战期间中华帝国的主力战列舰的航速都达到了30节以上,传统的皮薄的战列巡洋舰已经变成了鸡肋。中美大西洋海战的结果表明,美国海军的战列巡洋舰在中华帝国海军的战列舰面前就是只能挨打的份,完全没有胜算。

战后的世界各国海军依然保留了战列巡洋舰的称呼,但是其装甲已经大幅度升级加厚,实际上应该称之为快速战列舰。

格拉夫?施佩级战列巡洋舰实际上就是快速战列舰,四艘战巡的设计排水量都在38000吨左右,搭载双联装381毫米主炮四座,主装甲带防护达到360毫米克虏伯钢甲,最高战斗航速31节。

格拉夫战巡同级建造四艘,分别命名为格拉夫?施佩号(以一战德国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