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口湾登陆的日军在攻击青岛时,同样撞到了铁壁。进入青岛驻防的中国军队有两个主力师,另配有加强炮兵。依托浮山、孤山、楼山、罗圈涧等外围阵地,给日军予重创。
攻击青岛,日军采取了分散兵力全面出击的战术,希望最大限度地消耗华军兵力,达到局部改善态势、取得突破口的目的。华军则采取集群战术针锋相对,以工事和掩体作依托,用数量众多的轻重机枪对付日军的冲锋,一天就杀死杀伤日军四千余人。索姆河绞肉机式的战斗场面,提前在青岛上演了。
弹药充足,防御坚固,士气旺盛……外国观察家得出这样的结论后,不得不怀疑中国军队早已经有所准备,且准备充分。他们当然不知道,为了这场战争,中国方面已经准备了数年之久。
不仅如此,中国军队使用的新武器、新战术也令世人耳目一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空中打击和潜艇作战。
日本的四架水上飞机已经全部被击毁,唯一的表现便是向中国军队驻守的要塞扔了一颗小炸弹。当时日本的水上飞机,由两个人操作,一人驾驶,一人手动投弹。因为系********,只携带两颗炸弹。而这样的飞机,很快便被中国飞机所击落,完全没有还手能力。
失去了飞机侦察,日军对中国军队的调动布防知之甚少;反之,中国军队则充分利用飞机优势,将日军的动向摸得清清楚楚。
随着大批日军登陆,中国军队也不再只限于防御。首先出动的便是空中力量,对登陆日军进行了轮番打击。
九月六日,这是一个晴朗的天,天空中飘着几朵淡淡的白云。然而,地面上隆隆的炮声,却打破了这种安静恬适的气氛。
“进攻,前进。”日本军官挥舞着战刀,疯狂的嚎叫着。
小鬼子呀呀地叫着跳出了战壕,在军官的指挥下,向着中国军队的阵地再次发起了冲锋。日本军队似乎有这种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