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间门面,长长的院子,砖木结构二层转圈楼房,院中有封闭式带天窗的罩棚,有二十多间客房。晚清小说家吴趼人在小说《恨海》中,称其为广东人所开,十分宽大,凡是富商显宦,路过天津,都向那里投止。广东人过津歇宿自不消说,这座至少有一百二十年历史的老建筑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一九零四年,寄居在塘沽舅父家的才女吕碧城,为赴津求新学,在未携旅资和行装的情况下愤然出走,幸遇天津佛照楼旅馆女主人。这位好心的主妇怜其身世,将其留居佛照楼中。大公报馆创办人英敛之偶见其求助信后,大为叹赏,亲赴佛照楼访贤,诚邀其做报馆编辑,使之从此安顿。一时传为佳话。
可见,佛照楼的热情好客是有传统的。谦恭的掌柜把戴眼镜的客人当做失意的买卖人了,在与客人攀谈中,自然免不了对“世事”的一番品评和对他的好言宽慰。
“人哪,怎么都是活着,平头百姓粗茶淡饭,皇帝太后山珍海味,不知客人去逛过紫禁城没有?”掌柜的热心地劝解道:“我当时正好在北京,赶新鲜,去看过热闹的,这辈子进过皇宫,看过龙椅,真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紫禁城里好看吗?”申柽饶有兴趣地问道。
“好看,真好看。”掌柜的咂咂嘴,说道:“每个地方还都有解说的,让你听得明白,看得详细。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皇帝和太后用膳的排场,光膳房就有八个院落,一百多间房子,一百多个厨师侍侯。一顿饭要上一百多道珍馐美馔,糕点水果糖食干果一百多种。如此奢侈浪费,简直让人睁不开眼睛。”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申柽慨叹道:“所以这大清亡了。”
“对,该亡,庚子年间就该亡了。”掌柜的附和道:“早亡,老百姓早得好。”
“哦,掌柜的倒是说说,老百姓都得什么好了?”申柽笑着问道。
【感谢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