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越南的黄花探,他未必会有系统的丛林游击战的理论。但趋利避害却是本能的反应。
当时的广西总共不过二十多营的巡防军,除去镇守地方的必要兵力,机动力量并不多。如果能招降陆荣廷,则三路清军便被瓦解了两路。剩下一个龙济光孤掌难鸣,难逃被击败或消灭的结局。
这样一来,革命军便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等到外省的清军纷纷赶来,建立根据地、扩充训练新兵等工作基本上便可以完成,再迎接新一轮的战斗便有了更大的把握。
当然,现在只是设想。陆荣廷到底是真心,还是假意,并不能作最后的确定。至于同盟会。收人向来是求多不求纯,很多投机者都跻身其中,以此来证明对革命的忠诚。肯定不靠谱。但荣字军现在的退避,却使革命军占据了有利的地理优势。思明县光复,革命军又攻入龙州境内,分兵直指县境内的镇南关。
显然,陈文强的军事指挥是谨慎,甚至可以说是保守的。在每一次军事行动中。他都务求有绝对的把握获胜,这便往往使得参战的革命军有重拳打儿童的感觉。等到革命军一部赶到镇南关。准备和迂回部队前后夹击,夺取这个边防重镇时,却发现革命军的旗帜已经傲然飘扬在城头之上。
两个连的人马,装备齐全,士气高昂,披蒙茸、拨钩藤,跨越断涧危崖,潜袭镇南关。三个炮台的清军守兵总计百人,平均每个炮台三十人左右,兵力分散,猝不及防之下,只略事抵抗便相率投降。
胜利,胜利,猛狮搏兔般的胜利!阳光照耀下,雄立于边境线上的金鸡山显得更为雄奇峻峭。
陈文强沿着凹凸不平的石阶向海拔五百多米的金鸡山山顶攀登,石阶一侧,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的垛墙,象一列固执的老兵,仍旧默默地挺立在边关山脊上。他当然不会知道,同盟会发动镇南关起义时,只以游勇八十人,四十条枪(两个人合用一条枪),便一口气攻下了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