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重生一九零二 > 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革命家闪亮登场

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革命家闪亮登场(4 / 6)

学、物理等科目上进行更明确的资金激励。

第二件实事则是再发行一张报纸。名为《新青年》,交由留日学生会主持,全部刊登留学生的文章,使他们有表露思想、展示追求的平台。

显然。大革命家是如此货真价实,嘴上来得,这钱上也来得。而更使大革命家放射光芒的则是复兴会实打实的成绩,就说当时主流所认为的革命两途吧,刺杀和暴动,人家可都干得有声有色,风生水起,让你不服不行。

……………

人生若只如初见……嗯,虽然是两个大男人的故人重逢。但其中的意味却与这首诗很是契合。

宋教仁、黄兴,同是当初华兴会的倡导者,同样立志于推翻满清。同样是革命者。但此番再度相见,却各有不同的心境。

宋教仁已经被包装打造成大革命家,是复兴会的革命领袖,背后有坚强的组织,有充裕的资金支持,革命业绩卓著。使他意气风发,充满自信。

反观黄兴。虽然谈不上落魄,也是同盟会的二号人物,但与宋教仁在一起,却有些自惭形秽的感觉,委实是支撑其腰杆的力量和业绩乏善可陈。

“本会与保皇会的大论战正如火如荼,钝初这一番言论,很是不妥。革命与保皇,与立宪,本是水火不容,何谈求同存异,互动发展?”

初见面,两人没有互相寒喧,反倒是黄兴在发泄着不满。

“革命与立宪的最终目的,都是建立宪政国家,这难道不是相同之处?革命党与保皇会同属体制外反对力量,这也是相同点。”宋教仁微笑着解释道:“克强兄,你要多读书啊!”

中国近代宪政思想大抵与国家富强联系在一起,即“富强为体,宪政为用”,宪政成为了近代中国仁人志士力避“灭国亡种”危险的“法宝”,从此与中国救亡图存的民族诉求相结合,并在清朝统治的最后十年形成了强大的立宪思潮和立宪运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