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好比在凡间:
一个诗人,如果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悲欢离苦,写出来的诗句便始终是自怨自艾的为赋新词强说愁,如何能成为流传千古的绝句。
一个将军,要是没有上过战场,即便兵法再高,韬略再强,到头来也只不过是纸上谈兵,怎能纵横沙场,挥兵天下。
一个画家,若此生没见过雄山之险峻,没见过大海之浩渺,那么他画出的画,如何能够有灵,有神,有魂?
………………
唯有亲眼看到,亲身经历,亲身走过,才能感受到天地万物,大道法则的思想与脉动。
凡人的道这样,仙人的道也是如此,所以才会有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才会有人说修行就是一边修一边行走世间。
有的修士,在天地奇境,仙迹遗址中很容易进入冥悟之境;而也有修道者,仅仅只是看到了一株沙漠中顽强生长的野草,一滴从九天滴落的雨水,都会心有感触,将这一丝感触留在心里,化作自己的道,将其带走,人岁月洗练,都永不褪色。
说到底,任何灵光一闪的机缘顿悟,其实都是让修士身临其境,最近距离的感受大道之理带来的心灵震撼和灵魂的颤动。
而白凡此刻,显然就是陷入了这种境地之中,他将自身融入了岁月长河,亲自去经历那一幕幕,感受那岁月生灵的喜怒哀乐,悲欢愁苦,唯有这样,他才能真正理解这岁月长河,这无法言传的岁月生灵,究竟是怎样一种存在。
这是白凡修行至今,所有顿悟中,最接近法则本源的一次,几乎是以身化道,他能够感知到,在这种状态中推演出的第三境时间仙术,或许将会是一道超越以往一切的旷世之招!
所以,他才会承受着大道成空的危险执意进行这种感悟,随着时间流逝,自他左手便,渐渐浮现出一幕幕的画面,从他降临长生界,到与古族神子夜长明大战,再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