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皇帝正在和司马王国的代表进行最后的谈判。经过数天的交锋,司马王国代表数次往返,总算在最后的谈判书上签字。
晋国曾经的太师、如今的新宰相蔡朝阳代表晋国;
司马轩曾经的管家、现在司马王国的宰相李贺,代表司马王国;
两人共同签字、盖章、发誓。再共同宣读最终达成的谈判条件:
“晋国承认司马王国的成立,并以圣旨的方式,正式册封司马王国,册封司马轩为‘晋王’。
晋国允许国内百姓自由迁徙,不做任何限制。包括远征军家属。
晋国允许官员及家属自由迁徙,包括晋王的家眷等。
晋国……”
“司马王国遵晋国为上国。
司马王国每年进贡、朝拜晋国陛下。
司马王国替晋国偿还商王国的所有债务。
司马王国不限制百姓、官员、士兵、将领等自由迁徙……”
宣读完毕,代表了谈判文件正式被执行。从这一刻起,晋国一举摆脱商王国的所有债务,开始‘一身轻’的发展起来。
而司马王国获得了国家最重要的名义、道义等,但却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全面承接商王国的债务!这份债务,高达五亿两黄金。
什么,原来是一亿两?不好意思,就在谈判期间,晋国又从商王国购买了不少机械设备等,甚至包括一套完整的、比较不错的炼油设备!
当然,事情能做到这个程度,李元明没少在背后给晋国皇帝支招。
增加了四亿两黄金,却也几乎彻底斩断了司马王国和晋国之间最后的好感。这就是李元明的手段,还为商王国带来巨大的利益。
如此,晋国摆脱危机,开始健壮发展;晋国、吕国、刘国成了三足鼎立的姿态,商王国以裁判的身份,高高在上。
而新生的司马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