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凭“本事”做官,本质上是“技术型”官僚。不是马屁型的,更没有去拍权势太监的马屁。
方应物正陷于自己的内心世界时,忽然听到咳嗽一声,抬头便见右都御使戴缙缓缓道:“如今京城之中,从边塞回来的朝臣不多,听说方大人当年流落榆林时多有作为,不知边地风土如何?”
表面上这话很正常。两个文官见面时,开场白一般都是老三样,一是年齿科名,二是各地风土人情。三是治何经典。
不过这时谈什么风土人情,很不合时宜罢?方应物推脱道:“戴中丞面前,下官如何敢妄谈边事?何况下官到院受察,并非与老大人闲谈的时候。”
尚铭突然也开口笑道:“方大人虽说受察,但并非是阶下之囚。何须过于拘谨。永平伯又迟迟不到,我等左右也是闲着,纵然坐而论道也无妨。”
尚铭喝口茶水又道:“我倒是听说过,当年榆林城有了方大人,又有杨巡抚。后来还有汪公,一时间可称得上群贤毕集,当地面貌焕然一新。”
什么叫醉翁之意不在酒!听到“汪公”两个字,方应物原先的猜疑都可以落实了,心头雪亮雪亮的。
看来今天这两位亲自出面,真实目的就是向自己施压了!其实就是想从自己这边搜集一些汪芷的黑材料,真真假假都可以,只要是自己揭发出来的就行。
接触过汪直的边地官员里,回京任职的本就不多,即便有一两个也不好找机会逼问,哪像自己直接光明正大的落在了这里,等着面前这二位的拿捏。
何况尚铭知道自己与汪芷关系密切,更觉得能从自己这里掏出点有价值的黑材料,又正好可以打着天子旨意的旗号要挟自己。
很多话都不必说出口,一切尽在不言中,两位巨头随随便便几句话,便让方应物便到了无形的威胁。
天子下旨让都察院审察、东厂监督,现在落实成了戴缙、尚铭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