炯对眼前的局面,是最为珍惜的,他非常清楚,有神策府,有秦少游,才有议事堂,没了这些。自己就不会是议长,杨家依然还只是个关东最强势的土财主罢了,至于其他士族门第,也大抵都差不多。地位较高的,往往家中都有人入议事堂议事,虽然一个人人微言轻,可是总能寻到人联合起来发出自己的声音。就算不能做到所有的法令都根据自己的利益去改变,可是至少却能做到,无论任何时候。那些法令不会伤害到自己。
再加上这几年工商的发展,不但是使一批巨贾脱颖而出,更是让许多的士族门阀借机转型,这些士族凭借着历代积攒下来的财富,凭借着他们的山林和土地,还有无人可比的人脉关系,往往比别人起点更高,在河南府的工商膨胀之中,占取到的利益也是最多。
正因为赚取利益的方式发生了改变,当士族们发现,自己现在做的事,比之从前可怜巴巴的田庄收入要多十倍百倍的时候,思维也开始产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使他们不再固守所谓经学无为的理论了。田园的经济,最容易诞生的确实是无为的思想,所谓自给自足,我穿的是自己地里的,吃的是地里的,住的也是自己家的地,只要固守祖宗的基业,便可万世无忧,因而更多人欣赏的是采菊东篱下,更多人喜欢清静和无为而治,在他们看来,天下不需要去改变什么,只需要好好躺着就好了。可是一旦商贸兴起,这就意味着,人和人的利益关系开始变得越来越紧密起来,这种紧密的关系之中既有合作也有竞争,我家的丝绸若是价格比你家的贵,若是不立即反应和调整,那么可能就是一个零和的结局,你占领所有的市场,而我则直接工坊倒闭,之前投入的钱全部打水漂,一切努力都化为泡影。你的花色比我的花色好,更受欢迎,就意味着明年你将侵占我的市场占有率,甚至将我从这一个行当里一脚踢开。
风气陡然一变,也导致几乎所有人都已经从闲散变得锐利进取起来,怎样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