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大唐盗帅 > 第二十九章 胆大妄为

第二十九章 胆大妄为(4 / 5)

胁我们,开了先河。若不正面回应,以后有同样的事情,他国纷纷效仿,我大唐又当如何?”

魏征蹙眉道:“但是两线远征,耗费太大。我朝固然经过一年半的修养,累积了不俗的经济物资,但无法长时间支持两线作战。不是我们不想反击,而是国力不许。过度的战争就是穷兵黩武,对国家,对百姓都会造成巨大的伤害。”

程咬金、秦琼说的有理,魏征这里也说的不错。

李世民不是汉武帝,汉武帝对外立下赫赫功绩,可对内却是“海内虚耗,户口减半”,而唐朝连年征战,却始终能够维持贞观盛世,即是因为合理的征伐。两线远征,显然是违背了唐朝的根本出兵惯例。也是因为如此,松赞干布才会死死的吃定大唐,认为就算自己做的再过分,唐朝也会忍下来。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脸上有露出挣扎的表情,他想打,但他也担心给百信带来危害,给大唐的经济发展带来伤害,使得贞观盛世过早落幕。

作为首相的房玄龄这时笑呵呵的出班道:“这要看陛下如何决断了,打吐蕃、打高句丽谁轻谁重。我大唐并非无法支持两线作战,而是无法长时间的支持两线作战。即是如此,臣觉得吐蕃、高句丽可以一起打,但根据剩余的物资力量,定一个期限。在期限内,无法取得最终的胜利,则撤军,全力支持一路军,剩余的一路,可以暂且留着,待修养生息之后,在做定夺。”

“妙!”李世民眼中一亮。

苦思无果的杜荷也咧嘴一笑,他们都陷入了误区。都觉得要打就一定要打出结果,却没有想到战争除了胜利,还有撤退打和一说,没有必要一根筋,死撑到底。

李世民将目光落在了户部尚书的身上。户部尚书道:“回陛下,因为番薯的出现,我大唐去年各地收成极佳。各地府库中的存粮,能供二十万大军两年之需。若算上今年的收成,将会更多,当然为了确保天灾的发生,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