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过在郑国的制度不够严谨,而不在于找出制度漏洞的邓析。我认为如何郑王能够如陛下一样擅于纳谏,擅于改正错误。将邓析找出来的漏洞,一一改正,弥补。我相信假以时曰,在州府衙战无不胜的邓析,会因为无漏可循,而每战必败。郑国也会因为邓析的存在,越来越强大,而不是大乱……”
杜荷在表达自己意见想法的时候,还不忘记拍拍李世民的马屁。
果然,向来自恋的李世民,听了杜荷这话,从头舒服到脚,脸上也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他并不怎么看好杜荷,因为讼师在这一千多年中,都是那种人人喊打的职业。这种想法,根深蒂固,想要改变,绝非易事。
但是杜荷这种反向论言一说,让他眼睛一亮,登时觉得有些意思了。
杜荷续道:“可见讼师的存在有利有弊,他们专研律法一项,能够摸清楚律法的漏洞。我大唐法制,固然高明,但未必就没有可钻的控制。与其对于漏洞一无所知,不如将之探明,加以改良,让我大唐律法,更加的严谨完善,此乃讼师存在的利处之一。”
“一派胡言,强词夺理……”那卢家谏官一脸铁青,见事情如此曲解,气得几欲跳脚:“郑国之祸,罪在邓析,岂是你一言可定?”
杜荷藐视的瞧了他一眼道:“这位谏官大人,你真的读过那段典故?郑国之乱,非在邓析,而是在于他教出来的徒子徒孙。可见只要掌握诀窍,人人都可以成为邓析。追及缘由,自然是因为郑国自身根本存在的缘故。”
谏官说不出话来。
长孙无忌见杜荷又占据上风,忍不住道:“小杜大人这番话,另辟蹊径……还有点意思,但这并不足以表明讼师存在,利大于弊。就算什么也不做,照样会有个别讼师,会为了钱财而藐视我大唐律法,为他人诉状脱罪。”
杜荷暗叫“厉害”,这长孙无忌果真不是他人可以相比的。轻飘飘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