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喜悦,由相见的喜悦,转入离别的不舍,最后以画龙点睛的爱情真谛结尾,将优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结合起来,起伏跃宕地讴歌了人间美好的爱情。
在这船上待着的没有一个庸俗之辈,诗句也不算是深奥难懂,只要细心体会,即能明白。
一时之间,船舫上的人都痴了。
“是谁?是谁在吟诗?”
所有的人脑中都有这个念头。
他们不约而同的往船外眺望。
不远处,一艘小小的扁舟,渐渐远去。扁舟上一位俊朗少年正兴致高昂的摇着桨,在他附近一位拥有着天仙姿容的女子,正伸手戏水,笑吟吟的将河中水泼向摇桨的男子。
“是杜荷跟长乐公主,那首诗,是杜大人做的。”人群中传出了一阵低呼。
杜荷与长乐都是长安风云人物,识得他们的人不在少数,已经有人将他们认出来了。
其他不认识的一听的杜荷,也不觉得意外。
杜荷的才华,在长安年轻一辈中,已经是公认的第一,无可比拟,无人不服。只有郑世美这类外来人,才会不自量的找他挑战。
郑世美此刻的眼中傲慢不在,剩下的的只是颓废。
他是诗作的确实不错,然而与杜荷的一比,却是天囊之别,那是天与地的差距。
**********撑船远去的正是杜荷,杜荷带着长乐游湖,打算在上游观看万盏河灯顺流而下的景象,至于李泰横船河心的霸道,他并不以为意。他就不信李泰有本事将整个河道都占了去。
当他驱使小舟路过李泰船舫的时候,正好听到了郑世美打算以七夕为题,吟诗助兴。
长乐也是一个才女,对于诗赋略有涉猎,有心听一听应景的诗句。
杜荷闲着无事,也应了长乐的要求,在一旁停泊。
魏王船舫规模极大,杜荷租借的扁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