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诸多百姓想见一面都难,孔秀作为一个歼商,却能到方丈室与纳言对坐聊天。如此不公平的待遇,让所有的百姓生出了不满。
杜荷笑脸对着纳言:“不知法师又怎么解释此事?百姓诚心只因给的钱少,不闻不问。孔秀是个歼商,但因为给的钱多,便能够得到亲自接见,而且还有上等的龙井茶招待,不知法师所说的虔诚之心,到底体现在哪?”
纳言无话可说,其他高台上的和尚,也沉默不语。
其实这的人的通病,不可避免的,其他寺庙也是一样,他们都有各自的大顾客,为了留住这些大顾客,亲自接待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在这个时候说出来,意义完全不一样了。
这也是杜荷的高明之处,在杜荷心中,佛家最难辩驳的关键在于将问题的所在都放在了虚无缥缈的未来。
也就是众生平等的因果关系。
前世种善因,今世得善果。恶人作恶,之所以能够继续为非作歹,是因为时候未到。好人受到了恶报,是因为上辈子作恶,这辈子惩罚,想要避免就需要不断的信佛,不断的种善因。
正是因为这一切都是虚无缥缈的事情,故而也没有人得出正确的答案,也就无法以言语来解释这个问题。
一开始杜荷打算利用佛法的漏洞发难,将所有的和尚都给驳倒。但他很快就发现了错误,他对于佛教的认识,仅限于耳熟能详的几句,而且都是不求甚解,从字面上理解意思。
就比如第一句的“众生平等”,险些出了大丑。
接下来杜荷自然是学乖了,跟一群和尚比佛法,那是茅坑里点蜡烛……找死。
于是,他改变了方法战术,不再舍长取短,抓着孔秀这一点,穷追猛打,将弘福寺里的这群贼和尚的嘴脸都逼出来。
萧瑀惊疑的望着纳言,心中也渐渐怀疑起了纳言:“大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