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根据这个原理制作的。
杜荷手中的指南针用的正是缕悬法,用蜡与蚕丝悬空在琉璃球里,虽然构造简单,但比起司南来却精确不少。
首领太监将杜荷手中的指南针拿给李世民,任他如何把玩,那指向南北的双尖头指针永远不变。
“真是巧夺天工!”李世民想不到如此小巧的玩意,竟比流传了千年的司南还要精妙。
杜荷续道:“这只是小玩意而已,真正的罗盘针要比这个更要详细,更要精确。”
罗盘针的构造比指南针要复杂百倍,杜荷也记不得详细步骤了,但好在有大概的印象,又有指南针的原理作为依靠,也许做不到那么的精细,但用来航海,辨别正确的航线方向却是绰绰有余的。
杜荷的奏章共计十大条,二十小项,每一条都切合开发江南的实际问题和可能发生的实际情况。
李世民也每一大条,每一小项的细问。
几乎每一点每一条杜荷都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即便个别存在不足的地方,魏征、房玄龄、杜如晦、褚遂良等这个大唐的功臣也都会一一想出更好的法子解决。
一直以来,杜荷在朝中都不怎么得人心,关键还是在于他太年轻,根基也太浅。他军功确实称得上是彪炳,然而在文臣的眼中,军功再高,也难以入他们的眼。故而在那些老臣心底,杜荷能够插手政务,那全是因李世民的偏袒,当初杜荷提出治理江南,开发海上丝绸之路的方案,确实让一些文臣另眼相看,然而他们一个个都倔强如牛,并不是那么容易就承认杜荷的能力,更何况当初的提议只是一个大纲,并没有实质姓的意义,就像说空话一样,无法让人心服口服。
当如今他奏章里的十大条,二十小项,却是字字珠玑,让人不得不服。
初唐朝最大的优势在于满朝文武没有一个庸臣,他们或许是小人,或许有些心术不正,但是都是有能力,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