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门后面的阴影处,终于出现了一道寒竹一般高瘦清矍的身影。
有人开始唱苏牧曾经写过的词,有醉倒何妨花底卧,不须红袖来扶我,也有那首引得无数痴男怨女潸然泪下的鹊桥仙。
可当那个身影慢慢走出阴影,越发清晰之时,所有的声音瞬息之间便消失了。
天地仿佛回归到了最纯净的那一刻,轻者上扬而为天,浊着沉落而为地,中间是纯粹而原始的寂静。
人海人潮之中渐渐分开一条道来,苏牧缓缓跨出高高的门槛,一袭白衣胜雪,飘逸的长发随意地拢在脑后,一条指头粗的松麻绳随意扎了个马尾,虽然刻意留了个一字胡,可英俊的脸面仍旧残留着些许青涩。
然而人们的目光,从苏牧走出来的那一刻开始,便落在了他脸上那两道金印之上!
早在苏牧抵达江宁渡口,便有消息传出,说苏牧已经被毁容,在对抗方腊的战斗之中,不幸被方七佛俘获,虽然宁死不屈,但苏牧终究还是受到了侮辱,那两道血泪一般的金印,便是明证!
有人庆幸,有人心疼,有人幸灾乐祸,有人扼腕叹息,这一刻,人群又分为了大大小小不同的十几块阵营,代表着对待苏牧的不同态度。
苏牧的才华是毋庸置疑的,他的诗词文学性之高,流传度之广,已经超乎了这个时代的评判。
当然了,这种事情素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吹捧自然也有人贬低,毁誉参半却盖不住他炙手可热的舆论探讨。
无论人们心里是何种想法,当他们想要开口之时,看着身边之人脸上那或惊愕或狂热的表情,嘴里的话语终究要咽下肚里去。
没有人想要打破这份安静,因为他们仿佛看到苏牧身上带着淡淡的光晕,即便他是个毁誉参半的人,当江宁的人们看到他的真容,仍旧禁不住内心的激动。
他比想象之中要年轻太多,可那眉宇之间又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