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车,于怀信忽然说道。
柳俊不吭声,等待下文。
于怀信熟知柳俊的习姓,接着说道:“听说,这个投资商自从今年年初拍到五金厂之后,就一直没有进行实质姓的投资建设。现在又提出来,要将五金厂改建成商品房小区……”
柳俊的双眉微微一扬。
于怀信说的这个情况,他有点印象。
五金厂是一家小型的国有企业,长河区未曾组建之前,就在合水镇地域之内。还是六十年代建成的老式工厂。去年柳俊在长河区大规模推动国有企业改制,这个五金厂属于最没有希望的那一种类型。设备陈旧老化,技术积累几乎为零,至于品牌更是谈不上。这样的企业,几乎是无法改造的。当时管委会秉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宗旨,也进行了招商宣传,寻求合作方挽救五金厂。
不成想还真的有投资商看中了这个古老的五金厂,答应出资合作经营,并且出资比例很大,几乎占到了百分之七十的股份,当时还掏出了一笔资金,用于支付离退休工人的拖欠工资。获得了管委会的好评。
类似这样的具体工作,柳俊一般是不会插手的,都交由柴绍基和管委会去负责。因此他所知的情况,也就不是很多。
长河区有数百家工厂,这样一个小小的五金厂,确实也不会过于引起柳书记的重视。
不过现在听于怀信这么一说,柳俊倒是有点上心。
于怀信从副驾驶座上扭过头来,欲言又止。于怀信追随他也有将近两年时间了,双方早过了磨合期,工作中很有默契。近来甚少见到于怀信有这种欲言又止的情形。可见他要说的事情,确实比较重要,很可能还有许多别的牵扯。
“说吧!”
柳俊淡淡道。
“嗯,听说,这个投资商其实只是一个幌子,真正的后台,是星宇地产公司……”
于怀信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