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以算是地主,年龄又长于陈群,那当然不能让一个后生看了笑话。
“使君,曹‘操’围城数日,土堰已成,虽然还没有蓄水,却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战祸一起,势必生灵涂炭,使君拳拳爱民之心,必受损伤。珪不才,愿使君从长计议,另想良策。”
陶谦眉头一皱,脸‘色’沉了下来。
曹‘操’围城数月,前来劝降的人一拨接着一拨,他已经不胜其烦。但陈珪这样的人一直没有出现,所以他还抗得住,现在陈珪也这么说,是否表示徐州的世家大族已经统一了意见,不肯跟着他一起对抗袁绍、曹‘操’了?没有了徐州世家的支持,仅凭他一个人,是挡不住曹‘操’的。
“不知汉瑜先生有何良策教我?”
“议和。”
“是议和……还是议降?”
“当然是议和。”陈珪笑笑:“使君本是汉臣,一直未曾有叛离之意,向朝廷求援,哪有投降之意?”
陶谦愣住了,不解的看着陈珪。
陈珪神态从容,笑容满面:“据我所知,使君曾经在皇甫太傅麾下与羌人作战。如今皇甫太傅坐镇洛阳,使君坐镇徐州,都是为国守土。徐州有难,难道皇甫太傅会坐视不理吗?”
陶谦这才明白陈珪说什么,但是他依然大‘惑’不解。陈珪不仅是儒‘门’中人,而且和袁家关系匪浅。陈珪的伯父陈球曾经参与政变,谋求铲除阉竖,是有名的党人。陈珪和袁绍、袁术的关系都不错,特别是袁术,起事之后,三番五次的来请陈珪。
他怎么会劝我重归朝廷,不会是反话吧?
陶谦一时犹豫,抚着胡须,眼神闪烁。
陈珪不紧不慢的说道:“袁绍以为袁太傅报仇为名,以儒‘门’领袖自居,起兵山东,天下响应者甚众,却不代表所有人都支持他。使君守徐州而不附,我等虽然只是一介匹夫,却也不敢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