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物来提升全体电影公司在美国的地位,他们要告诉美国的股民们,电影还不是夕阳产业,他们还没有日落西山,你们根本就无须不看好自己的股价。
在双方共同的压力下。《泰坦尼克号》横扫了奥斯卡。
喜欢《泰坦尼克号》的影迷欢呼雀跃,因为他们取得了胜利。而电影公司也在高兴,因为一部《泰坦尼克号》拉升了整体的股价,让股民们对电影产业的信心再一次上升了起来,一如各大财团的资金还没有撤退的时候一样。
暴利产业。仅次于能源和军火的产业,这是当时电影产业的代名词。
不过可惜的是,《泰坦尼克号》只有一部,它是奇迹,是电影史上不可复制的奇迹,后来者想要超越,门都没有,所以电影产业在经过了短暂的振兴之后,继续被各大投资机构评为夕阳产业。
而影评人对商业片根深蒂固的歧视。也依然存在,哪怕是他们在也影响不到商业片的票房,哪怕是他们再也无法像当初那样。说哪部电影好,哪部电影不好也得好;说哪部电影差,哪部电影不差也得差。
指鹿为马的事情,永远都不可能再次出现了。
所以他们一面叫嚣着商业片是毒瘤,应该取缔;一面对着商业片取得的票房流口水,然后痛心疾首的说观众的爱好有问题。不懂得欣赏文艺片。
甚至有些极端的影评人干脆挑起了线路之争,认为导演就应该拍摄文艺片。他们对任何商业片都不假颜色。
商业片票房好,就破口大骂,然后说某某文艺片才是高端、是逼格,至于商业片,那是低俗,是三观不正,甚至还号召广电封杀。
若是商业片票房成绩不好,那么他们就开始各种幸灾乐祸,不停的点评这部电影哪里哪里商业化了,然后鼓吹如果拍成文艺片会怎么怎么样,如果你来反驳的话,他们就会告诉你《辛德勒的名单》之类的文艺片电影到底取得了多少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