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的一半本事,能用低于千人的伤亡,解决南诏之事,那他就算有大功于国,张虔陀也可以算是为国牺牲的英雄。
可惜两人都是庸碌无能,且自以为是之辈,全都死有余辜,本王恨不得将其挖坟掘墓,挫骨扬灰。”
这明显是在夸自己,脸皮之厚实属罕见,不过他确实做到了,死伤不足四百,就平定了南诏十多万军队,而且对李宓和张虔陀做的事情也没有掩饰回避,阁逻凤转过脸去,不再话。
“下面来南诏事件的来龙去脉,是非曲直,本王为什么全都是南诏的错。”萧去病回到位子上:“之前,这片土地上,有八诏(加上矣罗识和时傍两族),有白蛮,有爨氏,期间互相攻打兼并,就不多做叙述了,只六诏。
六诏之中,其他五诏在北,靠近吐蕃,虽然很早之前就归附我大唐,但在吐蕃的压力之下,时常弃唐依附吐蕃,而只有蒙舍诏(在六诏最南,所以又称南诏)始终附唐,因此获得我大唐的支持。
蒙舍诏处处表现得极为忠诚恭敬,加之皮逻阁不断贿赂剑南道的大唐官员,以致朝廷认为蒙舍诏可为我用,遂默许南诏兼并其他五诏。
不然,如果不是朝廷的支持和偏心,越析诏诏主波冲被人所害,他虽然没有儿子,却有侄子于赠,凭什么把越析诏的地盘划归蒙舍诏?
再后三浪与蒙舍诏交战,朝廷给予蒙舍诏大量粮米物资,兵器支持,蒙舍诏这才最终获胜;皮逻阁害死蒙巂诏主照原,驱逐其儿子,朝廷也是故意视若不见,这些事可有错?”
没人话。
“云南王,本王讲的可有错?”
“兰陵王所不假,但是……”
“没有但是!”萧去病粗暴打断阁逻凤的话,继续道:“朝廷如此偏心,如此相助南诏,为的什么?为的便是南诏始终附唐,事唐最为恭谨,为的就是他皮逻阁曾经表示,可为大唐抵御吐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