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烽烟尽处 > 第二章 逆流 (三 上)

第二章 逆流 (三 上)(6 / 8)

窑的话,咱们也未必能招募到那么多合适的工人,毕竟山南那边的老百姓,都是过來开荒的,家家都有自己的地,抽不出太多的劳力到作坊里帮工。”红胡子倒是知足,笑呵呵地说道,

“那就先从最初级的擀毡子和熬骨胶做起,等条件成熟了,再考虑其他。”张松龄也怕一下子弄得东西太多了,反而乱了头绪,笑了笑,做出最后总结,

“也不能光想着帮老百姓开作坊赚钱,得想办法教育他们,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国家和民族。”红胡子斟酌了片刻,又做出一条补充,“如果光靠给好处争取民心的话,咱们能给出的东西再多,也比不过小鬼子。”

“小鬼子根本沒拿咱们中国人当人看,才不会主动给百姓谋取福利呢。”张松龄不敢苟同这个观点,笑着摇头,

“那可说不定。”红胡子继续坚持自己的意见,“现在小鬼子是相信凭借他自己的实力可以征服中国,所以才一味地仰仗武力,而万一他发现武力压制不能尽快奏效,便会尝试着其他手段,想当年,康熙爷一条“永不加赋”,立刻把大清的统治稳定了下來,那时候的满洲人,对中国來说,又何尝不是外來入侵者,。”

“那。”这下,轮到张松龄惊诧了,他沒想到,看上去并未读过多少书的红胡子,说起话來居然能如此引经据典,终大清一朝,满洲统治者都视其他华夏大地上的其他各民族为奴隶,所以才有了那句,“宁与友邦,勿与家奴”,但满清的统治却延续了二百余年,究其原因,统治集团敢于主动让利于被征服者,起了相当大作用,特别是康熙朝的永不加赋,虽然只落实到了有限的几个省份,却让终曰食不果腹的小老百姓们,又看到了生存下去的希望,又找到了苟活下去的理由,

红胡子想得无疑比张松龄周全,点点头,继续强调,“除了切实给他们的好处之外,还得想办法教育他们,特别是当地的年青人,即便从给咱们游击队培养后备力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