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兵败洛阳,自身难保。”
“不然。诸葛亮虽然从洛阳退兵,但他是主动退兵,没有重大损失,实力犹在。如果大王愿意和他并肩携手,共渡难关,李严尚无必胜把握。”
“我能帮他什么?”孙权无奈的咂着嘴:“我现在两手空空。”
“大王,我大吴最缺的是战马,而诸葛亮手中不乏良马。若能群策群力,由诸将自行筹集钱财,从关中购买战马,一则可以帮诸葛亮渡过难关,二则可以增强我军实力,让李严、魏霸不敢小觑我大吴,又能在与魏国交锋时占有上风,岂不是三全其美?”
孙权瞥了张温一眼,明白了张温的最终用意。张温建议由诸位自行集资买马,那经济实力最强的江东世家肯定会迅速崛起,他们将在军中得到更大的权力,进一步挤压江淮系的生存空间。有了兵权,就能在接下来的战事中立功,立了功,又能攫取更多的权力。
如果此策实施,用不了多久,江东世家就会掌控大局。
孙权看透了张温的用意,却又没有更好的办法。如果剥除张温的私心,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特别是在当前的情况下,这简直就是一条妙计。
孙权犹豫不决,张温也不强谏。他很清楚,这个计策对孙权的统治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如果说以前还只是用经济利益来换取朝堂上更大的生存空间,那现在他们就是要用经济利益在军中换取更大的力量。对任何一个君主来说,兵权都是逆鳞,任何人都不能轻易的触碰。一旦激起过敏的反应,以孙权的暴戾,很可能就是一个两败俱伤的结局。
张温并不着急,在这样的情况下,孙权没有更多的选择。他要么选择和江东世家更紧张的合作,要么选择坐以待毙。孰轻孰重,相信孙权会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正如张温猜测的那样,孙权虽然犹豫了很久,可是他的确找不到更好的办法。他一方面派人到成都打探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