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的利益不惜损害大局的更不在少数。
自从失去关中,魏国连受重创,然而这并没有让那些争权夺利的人消停一点,相反随着战事的激烈而变得更加疯狂。
司马懿从宛城大败而归,引咎请辞,闭门思过。可惜,不管他的闭门思过是不是真的,至少他的追随者不打算让他从此淡出朝堂。关于南阳失守的责任争论,远在曹睿回到洛阳之前就开始了。
最开始的目标就是曹睿本人。有人认为南阳失守最直接的原因是南乡的失守,而南乡失守的责任人是曹宇和毋丘俭、郭立,这三个人一个是宗室,一个是天子的东宫旧臣,另一个是裙带关系骤贵的无能之辈,因此南乡失守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天子用人不明,天子当然要为南阳的最后失守负主要责任。
这些话没有明说,但是意思已经很明白,只有把主要责任推到天子的头上,司马懿自然安然无恙。
开始这些指责还是比较隐晦的,后来随着张郃、秦朗等人先后失利,这些指责就更加激烈了。张郃还好一些,没人能质疑他的能力,可是秦朗却是不折不扣的天子近臣,他和曹宇一样,是和曹睿一起长大的玩伴,从小被武皇帝称为假子,他能够做官并指挥大军,和他的能力无关,只是因为他是天子近臣。
陇右失守的责任毫无疑问的应该由秦朗来承担,而郝昭、田豫等人反而没什么人注意。原因很简单,攻击秦朗就是直接指责天子,与秦朗丢失陇右相比,司马懿丢了南阳又算了得什么?
曹睿是个强势的皇帝,可惜在这种局势面前,他想强势也不能随心所欲了。他不得不考虑大开杀戒之后会不会自掘坟墓。
与武皇帝、文皇帝一样,他在防范世家的时候,又不得不依赖世家来管理国家。因为世家是人才的主要来源,没有世家的支持,他一个人是无法支撑整个朝廷的。
蜀汉暂缓攻魏,给曹睿争取到了一些时间,可是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