圾,然后在回收站中处理,获取回收物,再换取更大的利益。
比如说纸张垃圾。以前这些拾荒者,只会捡拾有价值的纸张,但如今,他们不放过任何一种纸制品,然后用这些纸品,从回收站换得高品质的纸浆,经过简单的加工,就能形成质量上等的书写纸。
这一来一去,利润提高了无数倍。
而曾经令人头疼的塑料袋垃圾,也是回收者圈子里的抢手货。从植物回收站中交换获得的白色颗粒,外形如珍珠,却比高品质的塑料米还好用。
更不用说含有许多贵重金属的电子产品,往往会得到令人惊喜的收获。
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围绕着植物回收站,就形成了一些特殊的职业。
有人专门在垃圾站中分类各种垃圾,有人专门找每家每户订购每天的垃圾,还有人专门高价回收这些回收品。
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就会有人纷涌而至。
林曾把五分熟的肉排放在餐桌上,兰妮小姐俯冲直下,飞到餐盘边上,吃肉的速度,堪比饿了十天的野兽。
林曾听着植物回收站的事情,却不太放在心上。
对他来说,植物空间的构建,主要是为了提升自我的能力,至于它们后续的发展,并不在他的规划中。
吃过早餐,林曾走到玻璃罐前,那片芦荟叶子已经完全干瘪。
这个一升的大玻璃罐子,装着八成满的透明粘液。林曾安稳舒坦地度过这个夏天,就完全靠它们了。
把芦荟叶从罐子里取出,避免浪费,林曾指头往叶片上一抹,将这透明的粘液往另一只手的手臂上涂抹。
虽然看起来黏糊糊,但皮肤接触时,却没有一点儿粘腻的感觉。
林曾只觉得有淡淡的凉意,扫过皮肤。
现在室内温度只有二十六度左右,清凉液的效果还不明显。
林曾先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