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摆手,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记录本,拿出黑色签字笔,开始填写一份表格。
大约三分钟之后,陈铭停下手中的焊接工作,他解下头盔,露出一张特别亢奋的面孔。
“哇咧呀,刘主任,这玩意儿太好用了!我这半天功夫,焊接时的味道,是一个也没闻到,比咱们乡下森林里空气还要好闻。”陈铭非常高兴地发现,这是他从事焊接工作以来,最舒坦的一次工作时间。
那名实验记录员走到陈铭身边,开始询问他使用体验。
陈铭一边回答,一边插话问道:“兄弟,这玩意贵吗?一个多少钱?在哪里买呢?”
在他隔壁工作的老赵也走上来,问道:“老陈,你不是忽悠人吧?这个真那么管用?”
“谁忽悠谁是大傻!”陈铭瞪起眼睛,指着自己的脑袋,“我打小农村里出来的,鼻子是我们村贼精,我觉得戴着这个玩意,鼻子都活了回来。”
老赵从事焊接工作更久的时间,比年轻的陈铭,更知道封闭空间内的焊接工作,对人身体健康的伤害。
一年,两年,三年……
十几年以此糊口,到老之后,身子骨就是拖累了。
“现在还没有量产,如果以后有量产,我可以给你发个消息。你先继续完成工作。然后中午我带你去做个身体检查。”记录完陈铭的话,实验员笑着说道。
“行咧,谢谢你咧,大兄弟!”
这一幕,发生在许多工作环境恶劣的工种中。
在暗无天日的矿洞中,空气闷得发慌,两个头戴气泡的钻孔工人,喜形于色,完成工作之后,走到休息区,将自己的体验告诉一名实验记录员。
“太好用了!俺在矿洞工作七八年了,就没呼吸过这么好的空气。”
这个脾气沉稳的记录员,在探照灯的照耀下,认真地观察气泡表面的情况,然后认真在记录本上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