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微电流治疗仪,也就是张教授拿出来的那一个。
“二位专家,这就是我在张教授的网瘾治疗机构看到的治疗仪。”彭记者一脸凝重,镜头拖到了指针那:“最大的毫安有1毫安,请问,这对人体有伤害吗?有多大的伤害呢?”
两人专家面向镜头,字字清晰地说了一通伤害,一二三四点说得头头是道。
他们看着镜头是有原因,不仅仅是上镜好看。在他们的角度,镜头上方有提示器,也就是那里滚动着字幕,他们事先写好稿子,稿子被工作人员导入提示器,就成了滚动的字幕,照着念就行。
新闻联播的时候,也是有提示器的,这样以防忘词。
民众不知道,可专业人士一看就知道,这不是现场问答,这是提前就做好了准备。也是,彭记者的深度报道受众这么多,可不能有差池。这要是请来了专家,结果问的问题答不出又忘词的,不是砸了招牌吗?
提示器是个好东西,滔滔不绝,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现场问答呢。
“我本来打算自己亲自体验电击的,可是没有找到机会。”彭记者听了专家的介绍后,深深地皱起了眉头:“既然电击对人体有这么大的伤害,那对青少年呢?”
“您打算亲自体验电击?!”另一位主持一脸惊讶加崇拜地问道,显然,这是早就准备好了的台词。
“对啊。”彭记者一脸正义:“我进到他们的治疗室,看到这个仪器的时候,我就想自己体验电击,只可惜......不过,我们拍到了第一手的治疗仪,也真是实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