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虎贲郎 > 第55章 形势之易

第55章 形势之易(2 / 4)

很稳。

现在就看柳孚想不想当赵彦的门生。

裴秀心思变化,反而问:“阿季是要举虎贲郎转任各署?”

“有这个想法,我南下后,希望七哥能整理军册,选拔合适人选。再以功勋高低,由赵公举用。”

赵基也觉得这个事情十分重大,没有跟贾逵细说。

但以贾逵的聪慧肯定能联想到后续动作,就继续说:“擅长厮杀、领兵的终究是少数人,我不希望伙伴以短处击匈奴之长。十个匈奴人,也不如一个伙伴。”

与这个计划比起来,卫固算什么?

卫固这一支卫氏又算什么?

裴秀搓着自己双膝,专注思索……他不觉得自己伯父能担任乡党的举主,虽然有这个设想,但也只是优中择优。

朝廷给的是五百虎贲编制,裴茂能举三五人就已经到达极限了。

不是说裴茂可支配的影响力就这么多,而是短期内只能举这么多人。

朝廷再破败,也要遵循基本的规矩。

裴茂出身河东,再大肆举用河东籍贯的虎贲,本身就很惹忌讳。

可现在不一样,虎贲几乎是以一己之力翻盘,补足了王师的短板。

不需要裴茂,甚至也不需要赵彦,朝廷公卿自会以功勋高低选虎贲郎为自己的署吏。

你不选立功的虎贲郎,难道去选观望的豪右子弟?

虎贲郎的出身已经很干净了,也就是太过密集,不利于以后。

但只要肃清白波诸将,太原、河内、弘农的士人会快速聚拢过来,可以冲刷、稀释河东的影响力。

甚至三辅之地的士人,以及中低层军吏也会率兵反正,渡河来投。

各方面都会朝好的方面发展,这种预期之下,厚赏重用虎贲出身的郎官,反而会激励后来者。

何况……在裴氏内部,裴茂家里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