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在营房内穿戴新铠甲,贾逵则去找妻兄柳孚。
如果营地内迟迟没有防备匈奴的话,他们自会伺机撤离。
就连此刻,柳孚都准备好了行囊,丢弃了许多累赘。
夜里战斗不顺利的话,他自然会带着贾逵突围。
贾逵也不阻止什么,虽说赵基的神射、武力很强,也懂一些兵法战术,但自己的命不能寄托在赵基这里。
至于战斗时会不会主动撤离引发全营崩溃……到了那个时候再说吧。
反正贾逵不想死的无声无息,他还有家人要照顾。
能来应募虎贲,就已经对得起天子了。
等柳孚收拾好轻便行囊,贾逵才握烧黑的木棍在墙上勾画地图,重述赵基的配兵方案。
柳孚认真推敲:“他好大的胃口,挫败匈奴袭扰也就罢了,还要反咬。”
按着赵基的方案,全军分成五个战斗单元。
第一个单元就是赵基、西门俭这些斗兵,匈奴冲入营地后,就由斗兵上前厮杀。
第二个单元是守兵,守在各个小营区,隔着矮墙对营内骑马的人影射箭、投石、投矛或投火把。
第三个单元是监兵,以各县县兵为主,负责督战;若有匈奴骑士纵马跨墙跃入小营地,就由这些监兵负责围杀、清除。
第四个单元是疑兵,以不擅长骑战的郡北骑士为主,战斗爆发后就备战。
等反攻时,就跟随追兵出营,但不参与搏杀,而是向西北驻军营地、绛邑城方向运动,五里后点燃火把,一人持两枚火把,扮作援兵,惊吓匈奴,振奋己方士气。
最后一个战斗单元就是追兵,选郡北善于骑术的虎贲。
一旦斗兵、守兵挡住匈奴攻势,匈奴退离准备整队再战时,追兵配合斗兵一起冲杀。
而这期间,二十几名的疑兵队后撤,扮作援兵再往核心战场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