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
“世俗护道、法术护道、此乃——历史护道也!”
此次兰亭雅集过后。
梁岳著农书、精通农事的名声,必定盖过了方士之名。
方才的角落站了一位年轻人,年轻人年龄与自己相仿,穿着简朴衣裳,似乎不喜与人交流。
“山伯君,你似乎不太兴奋?”年轻人问道。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梁岳此话倒是真心实意,如果这是可为太平犬的年代,何必费尽心思以求安稳了。
未来更有无数乱局。
年轻人听到这两句,喃喃自语,兴奋道:“山伯兄实乃在下知己。”
“阁下是?”
“在下陶渊明。”
“久仰久仰,有空到柳庄坐坐。”
“嗯?久仰?”
两人谈话之际,又有人过来。
此人卖相十足,仙风道骨,正是方才的道士孙嵩。
“山伯君,听说你也喜好玄道?”孙嵩温和笑道。
梁岳内心警惕,这恐怕就是孙家人,于是说:“在下专精农事,早已放弃求仙,仙道缥缈,非吾等凡人所能把握。”
“你是不识大道,等你见到真神仙,便发现世俗功名,不过如此。”
“在下的确不曾见过神仙,或许是凡夫俗子没有缘法,不如孙神仙有机缘。”
孙嵩有些失望,这小子油盐不进,本以为见到自己的戏法,这小子会迫不及待拜自己为师。
不过这个场合不太好交流,于是寒暄几句之后离开。
很快,宴会正式开始。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司马道子风流倜傥。
士子们留下佳作,才女谢道韫亦留下名篇,其丈夫王凝之书写墨宝。
就连谢玄也拿出小诗。
梁岳显得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