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遵循着过去的经验。”
“大方向上,只有一个口子,花旗国引导拍摄大屠杀题材,提醒我们不要忘记了历史,破坏和本子合作。”
“可是犹有自己的诉求,二战的苦难同情分,他们是要独占的。会把口子堵上。”
“其实张一谋再拍个《英雄》要比《金陵十三钗》希望大,让赵高来当皇帝,叫做《大太监皇帝赵高》。”
“把我们当时的历史最优选择,大一统的文化瑰宝,完全亵渎掉,乖戾凶厉些,洒下钱公关,拿奖不是很难。”
沈三通不制作前世拿过外国大奖的影片,是心里没有侥幸。
花旗国自己拍可以获奖,别的国家的导演拍可以获奖,可是轮到东大人拍,那就获不了奖。
人家给的口子,要求是很硬性的,而且口子会越来越窄。
地主家也没有存粮了。
陈澈希两眼无神:“电影呢,艺术呢?”
疯了,艺术理念破灭了都,作为演员难免有些文青思想。
现在感觉艺术一败涂地。
按照沈三通的说法,获奖因素里,没有电影,没有艺术,有的只是赤裸裸的刻板印象,以及意识形态上的要求。
电影不能说不重要,而是在次要位置。
只要有一部戏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迎合了花旗国的某种需要,很容易得奖,反之拍的再好,也和奖项无缘。
陈澈希沉默良久,回过神:“要我们成为‘坏人’,但是又要我们‘好人’,这什么要求,有这么傻吗?”
沈三通说:“一直如此。他们要把我们工业转出去,弄出了tpp,不就是假设我们不咬人吗,做成了我们也不会反抗,所以要把工业从我们家里转移到我们家门口。”
“.还真是。”陈澈希沉默了。
这个她也没考虑过,只是简单听说贸易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