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组的成员逐渐到齐,8个人,稍微年轻点的,就是许青舟和一个看起来二十六七岁的女生。
没有多余的寒暄,杨院士环视一圈,说道:“我们小组是第二次参与到cms实验了,寒暄的话我也懒得说,咱们时间紧迫,直接进入主题。”
“任务:双光子道的分析。”
“对希格斯粒子的双光子道进行分析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
许青舟静静地听着,对于杨院士说的这些,其实早就了解了。
实验主要是从双光子和4轻子这两个衰变道找到希格斯粒子,在此之后,研究粒子的衰变方式,信号强度,与其他粒子的相互作用强度。
而目前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双光子和4轻子两个衰变道的分析。
双光子方面,由夏国和美国负责,至于4轻子,德国和印度负责,其余的会员国等后续才能发挥作用。
“我们都知道,希格斯到双光子的产率很低,因此,摆在我们眼前的问题就出现了——如何有效排除本底。”
“第一种,采用了数据驱动的方法来估计本底水平,边带数据法或控制样本法。这些方法利用实验数据本身来构建本底模型,从而减少对外部模拟的依赖。”
许青舟指尖轻点,在脑海中思索解决方案。
常见的办法,可以通过优化光子的筛选条件,如能量阈值、角度限制、孤立性要求等,以此来减少本底事件的贡献。
或者利用多变量分析技术,构建判别器,这种判别器能够基于多个输入变量光子的能量、动量、角度分布等,来评估事件是信号还是本底的可能性.
张长青的目光不由得朝许青舟看了看,许师弟这是在发呆.是听不懂吗?
不过想想也正常,老师的节奏太快,许师弟是第一次跟实验组,跟不上很正常。
见许青舟正在出神,王启铭抬头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