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每周的二、四,余切会在“新现实主义”社团分享他的创作观念。
来旁听的人越来越多。
十一月中旬,余切把自己之前的临场演讲归纳为几句话,它代表了新现实主义的纲领:
一、从当前现实出发,冷静客观的剖析社会现状、塑造生活在我们中间的普通人。
二、作者不以启蒙者的身份俯瞰人世,而是以平视的角度。
三、以人的现实关系,反应社会现实。
就这么三条,都登在了燕大校报上。
燕大的校报是一个很具有影响力的报纸,就像是学生组织那位同学说的一样,因为燕大是这时候全国高校生的思想阵地,所以,即便是学生在上面发的文章,它也能起到超出学校的影响。
它上面刊登的文章,也容易被其他刊物所转载。
不仅仅是高校生,青年人、教师、中专生等等知识分子,也会关注到燕大传来的消息。
燕大在这时候高校思想界的地位,恐怕是后来的人难以想象的。
很多人开始了解到余切。
二龙路东头的大木仓宿舍,一栋叫“小红楼”的职工家属楼里边儿,王晓波取下人大新出来的一期校报,上面记载了一条来自于隔壁燕大的消息:
有个叫余切的小说作者,他写了《天若有情》,他把自己的写作理念总结为“新现实主义”。
“从现实出发……”
“平视角度……”
“用人来反映社会……”
哟,还搞了“新现实主义”社团呢,这是要开宗立派,还是吹牛皮呢?
厉害!
王晓波伸出大拇指,然后在自家花坛那翻出了几条蚯蚓,他搭着梯子把蚯蚓塞到燕子窝边儿上,像是养鸡一样的逗弄他家屋檐下的燕子一家:
“咯咯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