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又长大了一岁。
如今,恐怕父皇真要离开了。
父皇在国内,一直有无数的政务要处理,有千头万绪要忙碌,却因为要培养自己,专门带着自己来大理,让他跟着杨时学习。
大宋天地广阔,哪里都可以历练,为什么要跟着杨时呢?
因为老师是真正的大儒。
会因材施教。
唯有跟着老师,他才能学到很多,而且他也的确学到了很多。现在的他,懂了很多很多,甚至平常时候还自己练武强身健体。
他很享受这样忙碌的生活。
更感恩父亲。
他跟着老师也读史书,纵观大宋朝历朝历代,就没有如同父皇这样,对他如此培养,以及如此照顾的。
放眼历朝历代,能找出的人也少之又少。
他很感激父皇。
赵谌深吸了口气,稳定了自己的情绪,开口道:“父皇找我,是要离开大理了吗?”
赵桓眼中露出赞许神色,笑道:“是该离开了。你如今也习惯了大理的一切,适应了跟在杨公身边的生活,那就好好在这边历练。”
赵谌想说舍不得父皇,可是到了嘴边的话,却又咽了回去,因为他想到父皇的期望,掷地有声道:“儿臣一定会在大理闯出个名堂,不辜负父皇的厚望。”
“哈哈哈……”
赵桓朗声大笑起来。
笑声,很是开怀。
笑声,更是赞许。
这才是他的儿子,必须有这样的志气。如果赵谌婆婆妈妈的说舍不得,一副惺惺作态的样子,还假惺惺的不愿意,赵桓反而不满意。
他们是父子!
父子之间,没有什么是不能说的,而且就应该敞开了说。
赵桓笑罢后,正色道:“你今年十三岁,虚岁十四岁了。这个年纪,一般的男子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