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义父皇帝的子嗣为耀。”
赵桓笑了笑,眼神中却多了一抹试探,开口道:“你献出大理,归顺大宋,朕很是欣慰。你有功,朕也不能不赏赐,说说看你有什么请求?”
呼!呼!!
段和誉的呼吸急促了起来。
眼眸中,尽是喜色。
机会来了!
他要回大理去,只要回到了自己的大本营,就算是大宋有官员治理地方,他躲藏在幕后发力,一样可以运作的。
他让人在暗中出手,搅乱了大宋治理地方的机会,让大宋去治理大理国的官员颜面丧尽,不得不求他出来解决。
如此,他再度掌权。
上一次,是被赵构算计,才丢失了军队,才导致禁军消亡。
如今,却不一样了。
只要他回去了,重新发展实力,段家一定能重新崛起。
一想到自己在东京城内,惶惶度日。如今见到了赵桓,不得不装傻充愣,还称呼什么义父皇帝丧尽颜面,他心中更是暗暗发誓。
未来,他也要让大宋皇帝尝一尝‘儿皇帝’的滋味。
段和誉心念急转间,却也只是想一想,因为他能回去就不错了,连忙道:“启奏义父皇帝,大理国归顺大宋,是顺天应人,儿臣没有半点的奢求,只求百姓能安居乐业。”
“哈哈哈……”
赵桓大笑了起来,似乎很欣慰。
他审视着殿内的段和誉,开口道:“你果然是一个仁义之君,大理国有你这样的国主,那是大理百姓的福气。可惜,高氏僭越篡权,才导致你国破。”
段和誉连忙道:“义父皇帝过奖了,儿臣和义父皇帝相比较,那是萤火之光和皓月争辉。儿臣如果有义父皇帝一成的仁心仁义,恐怕都已经让大理国大治了。”
搁在以往,他绝不可能拍马屁的,只觉得这样谄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