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犹豫表态。
吴敏表态道:“臣支持!”
杨时说道:“天下风气,就在吏治。吏治清明,天下风气自然清正。官家的处置,老臣认为是合适的。”
“也唯有如此,才能让天下人知道,朝廷治理地方的决心,以及治理官员的决心。”
“鉴于此事,老臣有一个想法。”
赵桓问道:“杨公有什么想法?”
杨时回答道:“请官家安排人一批天子使臣,分别奔赴各路、州,讲述此次范致虚事件的教训,增加地方上对范致虚事件的了解,以及洞悉后果,从而达到吸取教训的目的。否则只是安排人传出邸报,一阵风就过去了,要让地方上的人知道情况,知道后果。”
赵桓赞许道:“杨公的安排,朕认为很合适,尽快安排下去。这件事情,杨公专门负责。”
“臣领命!”
杨时直接答应了下来。
在他看来,借着这一次的事情统一下共识,让天下的官员知道,皇帝不一样了,皇帝使臣不一样了,这是很有必要的。
昔日,历代的大宋皇帝仁慈,或者说底气不足,面对百官都忍让。
一个个官员敢指着皇帝的脸大骂,甚至故意去骂皇帝讨名声,皇帝却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谁让历代皇帝没什么本事呢?
没有对外的功劳,也就只能往名声上发展了。
名声从哪里来?
从文官来!
皇帝的名声判断,不是靠天下百姓的判定,而是靠文官的判定。历代皇帝给文官的权势越多,乃至于让文官都掌握了军权,皇帝去世后的评价绝对不低。
什么仁宗、孝宗,都一个劲儿的往皇帝身上弄。
文官集团的权势扩大了,却贪得无厌的继续掌权,反而导致朝廷文武失衡。
如今,却不可能再是文官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