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颇喜欢这个嫡长孙,后来随着朱瞻基渐长,表现得十分聪慧好学,且文武双全。”
“另外,相较朱高煦,朱瞻基长相上更像朱棣,于是朱棣经常将其带在身边教导。”
“永乐七年时,朱棣带着朱瞻基一起巡视北平,次年北征蒙古时,更是让朱瞻基留守北平——当时虽未迁都,但北平已然被朱棣视为副都,北征军的大本营。”
“又过一年,也即是永乐九年,朱棣宣布立朱瞻基为皇太孙,想要以此事宣告太子之争的结束。”
“不过既有朱棣靖难成功的例子在前,皇位之争自然不可能就这么简单结束。”
“事实上,朱高煦以及嫡三子朱高燧都没死心,一直在谋划夺取太子之位。”
“这两位在永乐时期都做了不少小动作,具体之事微臣自是无法都记得,但有件事却印象深刻。”
“朱棣晚年有次病重,宫内一些侍卫、太监便伪造遗诏,欲毒死朱棣,废太子朱高炽,拥立朱高燧为帝。”
“后世都猜测这是朱高燧授意的,只不过朱棣不想家丑外扬,才对外宣称朱高燧不知此事,将其摘了出去。”
“再说朱高煦——朱棣去世后,朱高炽以太子身份几位,可惜因为身体不好,一年不到就去世了。”
“朱高煦闻讯便认为他机会来了,便想仿照朱棣,再搞一次靖难之役。”
“却没想到朱瞻基一直对他有所防备——朱高炽去世时大明已迁都北京,当时朱瞻基却在南京办事。朝臣于是秘不发丧,急召朱瞻基到北京。”
“朱高煦在北京也有耳目,原本想在半路劫杀朱瞻基,却不曾想,朱瞻基行动极快,几日就跑到了北京,朱高煦的人并没有拦截到他。”
“朱高煦又想勾结英国公张辅一起造反,派人进京联络,却不想张辅反而将其举报,朱高煦彻底变得被动。”
“再加上朱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