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祂看不到希望。
但祂又不能死。
祂做不到我死后管它洪水滔天,祂的内心仍然纯粹,祂认为宇宙的终末,或许祂没有办法,但万一如果别人有办法了呢?万一有需要帮助呢?祂或许就是能够伸出援手的那一位。
祂始终不认为自己是希望,所以祂认为自己应该是帮助希望诞生与关键时刻为希望添砖助力的人。
求道者和原初者不同,修行者往往是最自私的人,修行就是求己。
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
虽说还有一句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
可你是知道人性的,真的不取吗?
不与容易,不取难。
再者,求长生本就是摄取宇宙物质于己身,抵御熵增,不断升维,时时刻刻都在取,不取的人连长生都没有,更别说成神了。
不与和不取结合,只适合凡人,普通人,专注于修心。
可没有躯体的修心,修心也是空中楼阁,苦海无舟,注定虚妄。
所以在真实的宇宙中,你完全可以忽略后半句,真正的苦修者,求道者,说求的是大逍遥大自在,实则以你现在的认知应该能够看得清楚,所谓的大逍遥大自在,要么是如同机械生命,不参与群体,无主观的无情感,太上忘情,大道无情,才能实现。
再要么,想要在群体中得到大逍遥与大自在,实际上就是对群体内其他生命的占有压迫与凌驾。
曾经时代的修行者都知道,在求道者成神之后,还有一条路可以成神,那就是太上忘情,可至今还未有人走上那条路成神,为什么?
人性啊!
谁愿意苦修一生,成为机械生命一样的无情之物呢?”
全知者轻笑,说道:“所以原初者如果是极致的无私,那求道者就是极致的自私,因为无私的约束,自私成不了主体,修行者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