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络绎不绝了。
现在一想,古河道和漕渠两条运河的想法太天才了。
主打一个循环。
因为进入长安后河道不容易让大船掉头,那就干脆不掉头,一边进一边出。
加快运货过程。
刘彻想着想着回头:“监督一下,在漕渠和古运河两边再开两个码头,让运煤铁的船,和运普通货物的船分开一些。”
“现在南面没有什么房子,还可以开个大湖,未来想开都开不了,再照着昆明池再挖一个霸明池。”
这个新湖,毫无疑问是为了避免堵船用的。
万一某一天某一艘极限大船进入河道,不小心翻船,到时候不会造成完全堵船,到时候古运河和漕渠两边的都有一个可以错车的掉头场所。
霍海之前倒是没想到这一点,现在一想,刘彻还是聪明。
这天生人精确实厉害,后世内河道翻船这种事情都很麻烦,在规划城市的时候能提前解决这种问题,那就先解决了。
再过个千儿八百年,后生看到设计图,都得夸一句,怎么这么机智。
儿宽已经带着一行人参观到了真正的锅炉。
这儿可就太热了。
不过现在再怎么秋老虎,毕竟也是中秋都结束了十来天了,虽然热,但是只要不凑上去,就还好。
刘彻叉腰抬头看着大锅炉,突然心生豪情。
“霍海,你说咱们大汉,最大的船能制造出多少吨的?百米长,千吨?”
霍海:“陛下,刚刚说起过,这船的明轮结构改成螺旋桨后,这个长度的船就能到千吨载重。”
刘彻恍然:“哦对。”
“你百米长的船?”
霍海:“这个我也不知道,按理说那么长的船,应该比这个宽的多,起码可以载重三五千吨吧。”
就算不算蒸汽轮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