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的李绍元会长以一种颇为赞赏的眼神看向江海,“这么年轻,就能写出《梁祝》这样的古风经典?”
“江海同学,你以后的路途,大有可为啊.”
不管是从文学戏剧方面来赏析。
又或是从【戏剧的结构三要素】来解析。
不管是从哪个方面来看待,江海所创作的这部《梁山伯与祝英台》都可以称得上是经典之中的经典。
文学性,拉满!
话剧舞美给到人视觉上的冲击,也非常震撼!
澄海大剧院的宋宏伟院长也顺着李绍元的话接了下去:
“接下来三个月,《梁祝》会成为我们剧院的主演话剧,我们将给到《梁祝》和《雷雨》一样的排期。这么小的年纪就能写出《梁祝》这么优秀的话剧?江海,你以后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啊”
话剧院的主要营收是卖票,作为剧本创作者的江海,可以收到每场话剧公演5%的票价营收作为报酬。
就比方说,今天这一场《梁祝》的话剧,大剧场2000人满座,票价350一张。
这一场《梁祝》票价的总营收是七十万,江海能分到七十万票价的百分之五作为报酬,也就是三万五千块。
钱虽然不多,但对于学生来说,总归是一份收入。
为了防止江海多想,陶春芳老师还特意提醒了江海一句:
“你不要嫌少,百分之五对于剧本创作者来说,已经是很高的分成收入了.”
话剧这个东西,不同于电影,它所消耗的人工物料成本其实是非常之大的。
演出场地的租赁、演出人员的工资、投影设备的维护、舞美效果的打造等等.
这些涉及到的每一样,都需要用钱!
虽然说,一场戏在满座的情况下卖七十万,这听起来很多,但要是把这些钱平分到每一位演出人员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