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 第三百三十六章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第三百三十六章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1 / 7)

君父有厚道的时候。

可更多的时候,却是雷霆。

面对君父的诘问,高拱、胡宗宪、李春芳、海瑞、朱衡连辩白都做不到,扶着绣墩跪下,齐声道:“臣有罪。”

“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其实是副对联。

上联的意思,男人的品德高尚就是最好的才能。

下联的意思,女子如果没有才能和学识也要有高尚的品德。

上下联互文现义,无论男女,皆应以德为本,亦应不自恃其才,以此“不自恃”,本即是谦下无我之德。

而且,上下联都颇具深意、蕴含典故。

《论语·雍也》中说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夫子从从才德相济的角度强调男子的文和质的重要性。

那时还是春秋时代,还没到礼崩乐坏的战国时期,时代越往后发展,古人越发认为男子的本性——德才是最重要的。

男子的德,按照《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意思是他要有德行,有自强不息、勇闯天下的志气。

而这样的德则需要一定的才能来支撑,也就是要掌握谋生手段和本领,以让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去面对命运。

女子的才,东汉的班昭在其《女诫》中曾说,“妇德不必明才绝异也”,这句话的意思与“女子无才便是德”较为相近。

但作为汉代著名的女史学家,班昭自然是很有才,其在书中主张女子应“善文”,如此方可不至于“失容他门,取辱宗族”。

佐证之一,便是班昭的女儿们也都是知书识字。

可见,班昭所说的“不必明才”不是没有才,而是“无才”。

这大概是“女子无才便是德”思想的最早萌芽。

而之所以这句话出现了异议,除了汉语本身的博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