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番外6 烛宵光影(祝大家元宵快乐!)

番外6 烛宵光影(祝大家元宵快乐!)(1 / 6)

(这是去年元宵写的。月圆之夜,求一下月票吧!ps:今晚正常更新)

平话里,过节日、过生日,一律用个“做”字,大概是这些日子都要大肆操办的缘故。一年里最盛大的操办,自然是“做年”(过年)。但对于登高山的孩子来说,最欢乐的,却是“做元宵”。

老家做元宵,在时间上就与别处颇不同。可元宵不都是正月十五吗?老家却只有县城的一片地方是在正月十五,其余乡镇的元宵则早至初七,晚则至二十。其实南方颇多地区的元宵都比大年更具特色。据说浙江台州、宁海等地是正月十四过元宵,已属罕有。老家隔壁莆田的元宵则更像古代傩神信仰的延续,接行傩、跳傩舞、点烛山……能从初六一直欢庆到二十九,更是绝无仅有。与莆田渊源极深的广东潮汕地区,则有“遊老爷”的习俗,历史上中央王朝都目为“淫祀”(不合礼制的祭祀),上千年屡禁不绝。而老家这样一县之内,各乡排着日子各自做元宵,前后绵延十多天的,也是独具特色的。“大年”在这半个中国的土地上,仿佛只是一场盛会的序曲,为元宵的欢庆积蓄情感,待到月亮将圆未圆之际,这股情感就开始尽情释放出来。这是这片土地的个性,蕴藏着某种叛逆、某种反抗。

而老家这种做元宵习俗的来历,我只隐约记得很小时候父亲大概说过,大概是因为过去老家狮班少,又地形崎岖,各乡镇之间交通不便,只有分开日子过,狮班赶场才赶得过来。父亲说的理由,解释得也不究竟——譬如里岛就在县城左近,元宵却早至十二。所以真实的原因,恐怕只有耆老知晓;而我远在深圳,也无从询问了。人生多么有趣,这样的细节我过去从不在意,此刻却成了一种神秘——所以说“故乡是离开以后才存在的地方”。

而老家做元宵,不仅日子上有特色,吃的也与别处不同。别处吃汤圆或者元宵,都是一颗实心的糯米丸子,我们则是做“元宵丸”——中间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