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晚会上只听你钢琴弹得好。没想到你还会弹吉他。没事,你弹吧,不影响。”
宋诗语点点头,把位子让给了张潮。自己则坐到了角落,抱着吉他,开始轻轻拂弦,悠扬但不知名的曲调从她的指尖缓缓流出。
张潮闭眼听了一小节,轻声夸了句:“真好听!”这才打开word,开始敲击今天的文章。
今天这篇文章还是针对芙蓉姊姊现象的分析,不过重点不是放在芙蓉姊姊身上,而是放在拿她取乐的大学生们。从“审美”到“审丑”(当然,学术意义上的“审美”,本身审的就不仅仅是“美”),当代大学生到底怎么了?
张潮从“审丑”现象的历史说起,指出对“丑角”的戏谑、嘲讽,是古代精英阶层重要的心理拼图之一。西方的君主,一直有豢养小丑的习惯;中国直到汉武帝时期,还有东方朔这样的谐臣。《红楼梦》里,刘姥姥也充当了这样的角色,以至于被嘲讽为“母蝗虫”……
写到兴起,张潮忘乎所以,一边码字,一边哼歌。
等他完成了文章的上半部分,松了一口气后,发现才1点20,宋诗语不知道何时已经停止弹琴,而且站到了自己的身后。
张潮吓了一跳,问道:“你要用电脑吗?不是1点40才放歌?”
宋诗语犹豫了一下,才道:“你刚刚哼的是什么歌,我没有听过。”
张潮哼歌完全是无意识的,被这么一问,都懵了:“我……我就随口哼哼。”
宋诗语抱起吉他,把他刚刚哼的曲调大概复弹了一遍:“大概就是这样,有一些段落你哼得太小声了,我没听清。”
张潮听出来了,是后来那首非常火爆的《你的答案》,一首非常励志的歌曲。不过现在离这首歌被创作出来还有十好几年,他只能硬着头皮道:“我真的就是随口哼哼。”
宋诗语道:“确实挺好听的,很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