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书前面几句场面话,取自一个汉朝使臣出使朝鲜,却被无礼驱逐的故事,这段故事就发生在汉军攻伐朝鲜之前。????正所谓:想打你,总能找到理由!
以上内容便属于那个略显敷衍的理由了……
眼下,宦者令咳嗽声一落地,忐忑不安的四位意识到了什么,提了提神,躬身上前听封。
只听公鸭嗓接着道:“幸得朝鲜臣民拨乱反正,特此,封韩阴,为萩苴侯,王唊为平州侯,参为澅清侯。”
“路人,为涅阳侯,各食邑千户。”
“敬之哉!”
原朝鲜国相、将军,现大汉列侯韩阴、王唊等人肃然躬身,“谢陛下。”
龙榻上的皇帝与先前相比,此刻脸上少了冷色,多了威严,颔首道:“为大汉效力者,朕绝不会亏待。”
台下四人闻声再拜,神情说不上是感激、还是落寞,四位识时务者为俊杰的‘俊杰’,内心很复杂。
受了封,四人默默往旁侧坐去。
此时此刻。
大殿中央便只剩下霍去病这位征伐朝鲜的后期主将一人,到了此时此刻,皇帝的脸色再一次发生变化。
愈发缓和,从对杨仆的冰冷,到对朝鲜降臣的威严,最后面对霍去病时,便只剩下和蔼可亲。
“荀彘的事情朕已知晓,他征战不利,又咎由自取,冠军侯杀的好,你不杀他,朕也要杀!”皇帝说的很坚决。
然而。
反对声音也来的很迅速。
御史有谏诤之权,所以侍御史郭乌理所当然的站出来,朗声道:“陛下,荀彘为左将军,即便有罪要杀,也是捆缚京师由朝廷审,陛下杀。”
“绝无将领临阵自作主张,擅杀大将之理!”
郭乌严肃道:“倘若再有将军领兵在外,动辄斩杀将领、兼并兵卒,岂不是放任私立军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