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犯了错,可是想收回去已经晚了。
谢玉琰淡淡地道:“谢老爷想起来了?”
“大名府第一个用石炭窑的,是杨氏瓷窑,而不是你谢家。”
谢崇海面上一紧,自知落了下风,立即道:“不管是用木柴还是石炭,对于工匠都是小事。”
“这话谢老爷说了不算。”
淡淡的声音传来,谢崇海有一种就此低头伏小的错觉。
“那谁说了算?谢大娘子吗?”谢崇海挥散心底的念头扬声道,“我家的陶窑,自有工匠查验这些,不劳谢大娘子费心。”
“这由不得谢老爷做主。”
谢玉琰看向于妈妈,于妈妈立即拿出文书展开。。
谢玉琰道:“做陶窑的法子是我交给衙署的,为的是烧制出更多的泥炉,若是泥炉做的不好,卖出去之后,出了问题,岂非要怪在我头上?”
“再说,”谢玉琰接着道,“我交出泥炉的法子,为的是百姓能早些买到合适的炉灶,度过冬日,衙署也是这样的安排,才会张贴告示。”
“然,许多事,本意是好的,但难免有人怀了别的心思。”
听到这话,谢崇海脸色一变,谢玉琰说的“别人”分明就是在说他。他总算明白为何大哥如此愤恨这个妇人。
“谢老爷不答应?”谢玉琰淡淡地道,“既然谢家这般有信心能烧好泥炉,何必与我要泥炉的做法?”
谢崇海道:“这是我家的陶窑,其中有许多事不能向旁人透露。”一时之间他想不到更好的借口阻拦,但他知道,一定不能让谢玉琰去看泥炉。
只要开了一个口子,必定会引来祸患。
谢玉琰不由地一笑:“与我要泥炉做法的时候,可不是这样说的。”
说完这话,谢玉琰也不去看谢崇海,反而看县丞。
“大人,”谢玉琰道,“咱们文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