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比例,她的分析也更加贴合文学鉴赏,显然是做足了功夫,和前面几位的为吹而吹有本质的区别。
这场“初次测试”在文学博士的招考中有历史性意义,因此后面还有电视台的特派记者进行全程录音录像。
而随着一个又一个未来必将在日本文学界掀起一朵朵浪花的准博士们登台分析《雪国》,这部北川秀新写的纯文学,也跟着被记录进了历史书中。
在这一刻。
看着教授们交头接耳低声讨论着准博士们的演讲;
看着几十名从头到尾战战兢兢,惊惧不已的准博士们为自己的绞尽脑汁;
看着电视台的记者手里的摄像机闪光灯一刻不停;
北川秀终于意识到,竹内治这么做,是为了帮他和他的在日本文坛和学术界树立一个“历史性的地位”。
从这一刻起,他将彻底和台下那些准博士们代表的普通阶层分离。
在那个阶级时,无论你有多么强的才能,无论你有多么高的学历,无论你有多么优秀的履历,你终究是一个只能战战兢兢等人审批的“求职者”。
彻底跨越这个阶级后,无论你是否具备这些东西,你都能和台上的众人一样,用你的嘴,手里的笔,决定另一个阶级无数人的命运。
这些东西,以北川秀的能力,或早或晚,总有一天会落到他的头上。
而现在,竹内治直接用手中的权力,为他补上了这最后的一块拼图。
给他的赋予了一丝“教科书般”的色彩。
“这个孩子,口才和思辨能力不错,文学鉴赏审美也在线,但临场发挥能力欠佳,对你的的理解也还不够,还是明年再让她试试吧。
你觉得呢,北川老师?”
刚才和北川秀互相客气的老教授戴着眼镜看了眼手里的演讲稿,又看了看小林知世的履历,忽然扭头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