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不少老太太们跑来找罗氏商量:
“东边牧场上的狗米草也长起来了,卫所的牲畜们不缺草吃。但昂这把老骨头都七天没拉出屎来了。老夫人,小夹山的苜蓿芽让不让人吃呀?”
苜蓿菜,大伙儿都不陌生。
罗氏第一时间就问了自家儿媳妇。
甘明兰当初让撒这些苜蓿种子的目的,为的不就是春季里吃上这么一口春菜么?
这些天,小金在野外训练。
小家伙长这么大还没有在大自然里翱翔过。
放出去,差点就收不回来。
甘明兰养它这么久,可不是为了养来放生的。
要教会小金一些唤雕的规矩,还有得磨。
早出晚归了半个月,就忘了苜蓿菜这一茬。
当即,大手一挥。
“吃吧,随便吃!一百二十亩地的苜蓿菜,两万多口人够吃两三个月的。”
于是,卫所的老太太们成群结队往小夹山跑。
鲜嫩的苜蓿芽,两刻钟能掐上大半筐的。
这活儿一点都不累人,看着漫山遍野的绿油油,心情美得很。
她们还相互交流着各种苜蓿菜的做法,其中,有两种菜谱成为了主流。
一种做法非常快捷。
只需把苜蓿芽洗净剁成碎末,加入少许盐和几勺面粉拌成菜面糊。
然后就在有胡麻油的锅底,用小火把菜面糊烙成饼。
关西这里有一点好。
胡麻种得多,胡麻油一百文就能打上一大壶。
还有羊油、牛油等动物油补充。
以往抠唆用油的妇人们,来了关西用油都手宽了不少。
苜蓿菜饼这般用胡麻油煎出来,不仅非常省面粉,而且味道也超级香。
最重要的是,不爱吃菜的孩子都很